当前位置: 主页 >> 新闻动态 >> 正文
  

寒假优秀论文研读活动圆满收官 ——青年教师在自我建构与同伴学习中成长

时间:2025年02月14日信息来源: 点击: 收藏此文 【字体:

213日下午,寒假优秀高质量论文研读活动的第二场分享会成功举行,标志着本次研讨活动的圆满结束。在学习共同体的支持下,青年教师们通过深入研读和讨论,对自身发展、学术写作、AI与智慧教学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。本次活动围绕四篇高质量论文展开,分别涉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、外国文学研究、多模态教学分析、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。

王晨钰老师分享了《基于教学PPT和慕课视频的大学英语融合式教学对比研究》,重点探讨不同教学媒介在融合式教学中的应用与成效。研究对比了教学PPT与慕课视频作为线上学习材料的教学效果,研究指出学生对基于PPT的融合式教学认可度更高,将PPT与慕课视频结合使用效果最佳,为后慕课时代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。

李丹老师选取了一篇发表在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23年第六期的文章,探讨了美国文学中的怀旧叙事模式。该论文探讨了美国文学中的怀旧叙事模式,分析了其如何作为自我认同危机的应对机制,并通过竞争性自治范式揭示现代美国文学的归属感建构问题。通过讨论,教师们重新认识到文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构建方法,并反思自身的研究路径,强调学术阅读量和批判性思维对学术写作的重要性。

方茜老师带来了一篇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。该研究基于多模态标注工具,分析了外语直播课堂的模态选择与配置,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教学的策略。参会教师就多模态标注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展开讨论,探讨了如何高效进行课堂模态标注,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优化建议。讨论涉及如何利用AI工具进行更精准的课堂分析,以及未来智慧课堂可能的发展方向。

朱蕴哲老师分享的论文来自《外语教学与研究》,提出了人机互动协商能力Human-AI Interactive Negotiation Competence, HAINC)的概念,强调教师与学生需掌握理解AI、设定目标、发布指令、分析反馈和调整策略的能力,以提升AI辅助学习的效果。讨论涉及AI在学术写作、语言学习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,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AI使用经验,并探讨了AI生成文本的可靠性及批判性思维训练的重要性。

此次活动不仅是高水平论文的研读,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成长。青年教师在讨论中纷纷表示:学习共同体模式帮助教师们突破学科边界,发现学术潜力,提升研究视野;高质量论文的结构、理论构建和研究方法,为教师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写作范式和启示;AI辅助科研和教学已成趋势,教师们需要提升AI素养,以更高效的方式优化教学和研究。展望未来,学习共同体将进一步完善研讨机制,助力青年教师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前行。


(作者: 编辑:外国语学院)